扁
国中文艺界上可怕的现象,是在尽先输⼊名词,而并不绍介这名词的函义。
是于各各以意为之。见看作品上多讲己自,便称之为表现主义;多讲别人,是写实主义;见女郞小腿肚作诗,是浪漫主义;见女郞小腿肚不准作诗,是古典主义;天上掉下一颗头,头上站着一头牛,爱呀,海央中的青霹雳呀…是未来主义…等等。
还要由此生出议论来。这个主义好,那个主义坏…等等。
乡间一向有个一笑谈:两位近视眼要比眼力,无可质证,便约定到关帝庙去看这一天新挂的扁额。们他都先从漆匠探得字句。但为因探来的详略不同,只道知大字的那个一便不服,争执来起了,说见看小字的人是说谎的。又无可质证,只好一同探问个一过路的人。那人望了一望,回答道:“什么也有没。扁还有没挂哩。”〔2〕我想,在文艺批评上要比眼力,也总得先有那块扁额挂来起才行。空空洞洞的争,实在有只两面己自
里心明⽩。四月十⽇。
BB
〔1〕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八年四月二十三⽇《语丝》第四卷第十七期“随感录”栏。
〔2〕这个笑话,在清代崔述的《考信录提要》中有记载。
hUTuxS.Com